心想事不成。卡在哪裡呢?
我覺得吸引力法則過於片面會導致心靈成長的阻礙與誤導,以下5個原因跟大家分享。
如果你是吸引力法則的信仰者,可能有些冒昧,但這是來自我多年心靈成長學習與教導學生時發現大家普遍的誤解與迷思。
原因 1 / 坊間吸引力法則專注在物質與財富豐盛。
豐盛絕對不是只關於物質與金錢。若只專注於物質的成果,這對於心靈成長是偏剖的。豐盛需要包含關係圓滿、健康(內心與外在)、成就感與自我價值、生命與自我了悟。這些面向都富足才能稱為“豐盛”。物質與錢真的不是最重要的!反之,當你在關係、健康、自我價值與自我了悟上成長,金錢會自然地到位。
原因 2 / 對“完美”的迷思。
《秘密》一書說,「你可以用想的就達到完美的健康、完美的身體、完美的體重、永恆的青春。你可以透過持續想著完美就把它帶到現實。」
這世界的本質就是“平衡”與“共存”,有黑夜有白天,都是並存的。只是一昧地追求完美與長春,這是違反自然地現象。自然就是春夏秋冬.
..對於完美的迷思也會助長第3點:易責怪受害者與自我批判。
原因 3 / 易責怪受害者或自我批判。
片面地相信所有一切都是內在創造的,那麼出車禍的人一定是內在有衝突,自己沒達成業績目標,一定是內在哪裡沒做好,會過於分析與批判。
這個觀點是缺乏對他人與自己的同理心與關懷,失去了人與人的連結感。
原因 4 /缺乏具體計畫。
在《秘密》一書中說:「我們不需搞清楚怎麼做…」、「…相信宇宙會實現。」
研究顯示,這樣的想法會造成更大的短期滿足、較少的動機、以及較少的機會去實現目標。
沒有計畫無法一步步地去落實,就會形成對任何事三分鐘熱度,因為只要沒有很快地獲得成果就會說,哎這應該不是我真的要的。我其實是沒找到真正有熱情想要投注的事,我要繼續去找。」然後就放棄突破挑戰。
我們從小學走路,哪個人不是跌倒後又再爬起來。跌倒不是問題。覺得跌倒了,就乾脆不要練習走路以後都坐車…這個思維會阻礙事情成就呢!
原因 5 /缺乏實質行動。
根據吸引力法則,要讓你所想的實現成為現實,唯一的途徑就是相信它,並且像願望已經實現般地過生活。
吸引力法則大師 Esther Hicks說:「你不是來這裡用行動產生創造的。」
地球是行動界,不去行動,是什麼都沒有的。你想要有錢,你必須去賺錢,或是學習理財,去了解你到底怎麼花錢的?這些都是需要去行動的。
所以常常有讀者問我:「怎麼有錢。」
我回:「第一步是你要有工作/或事業,或是你要有錢可以理財。這是外在可以做的。內在可以做的是去整理錢的信念,並且提升意識。兩者是並進的。」
當你「想」,很重要一點必須“要去做”企劃、行動、克服挑戰!
從每個當下的做裡體驗到你持續實踐你的理想。
宇宙另一個重要的法則-業力法則講述:要收穫什麼,先那麼栽。留意你種下甚麼種子,每日辛勤耕耘。
以上與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協助大家多些釐清、少走冤枉路啊。